免费在355信息网注册商铺,发布您的产品! | 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河南汇聚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主营:防雷常规定期检测、专项防雷检测、新建防雷检测、防雷跟踪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设施检测、防静电检测、防雷技术咨询、雷电检测预警、防雷工程质量检测验收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宋经理
  • 电话:13103850105
  • 手机:13103850105
  • 传真:0371-61315553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上一产品 我国建筑物防雷的发展历程 下一产品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我国建筑物防雷的发展历程

联系电话:13103850105

手机号码:13103850105

信息时效: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2020-06-06 19:45

浏览次数:294

我国建筑物防雷的发展历程

河南汇聚防雷检测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具备气象局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防雷防静电民营检测机构。雷装置检测资质的防雷防静电民营检测机构。专业从事:防雷常规定期检测、专项防雷检测、新建防雷检测、防雷跟踪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设施检测、防静电检测、防雷技术咨询、雷电检测预警、防雷工程质量检测验收等业务。

汇聚防雷logo

一、古人对建筑物防雷的探索

中国人对建筑物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较能说明的问题的一例是现存的岳阳慈氏塔。该塔约重建于1100年,塔顶设有6条铁链,铁链沿6个角下垂至地面的一定高度,目的是防止雷击。这可以说是避雷针的雏形。此外,古人还在建筑物的正脊里内埋入避雷用的“宝盒”,盒内装有各种金属小元宝和铜钱以及避雷咒语。这是迷信式的避雷方式,不过却可以说明古人有较强的防雷意识。就理论而言,汉朝的王充曾对雷电现象做出过解释并批判了迷信的做法。总之,中国古代虽有较强的防雷意识并做过一些技术上的尝试,但毕竟没有重大突破。

国际上直到1750年,防雷技术才算有了重大突破,而这一成就是由美国人本·弗兰克林(B.F rank lin)做出的。现在用的避雷针就是由弗兰克林发明,后经各国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和改进的产物。

二、民国初期的防雷做法

我国建国初期大多数工程均按照日本的45°~60°保护角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接闪器采用三叉小针,引下线采用铜线,接地装置采用1m×1m的铜板。五十年代初,我国引进苏联技术,采用抛物线和折线计算保护防雷,用白铁管或镀锌圆钢作接闪器,用镀锌圆钢作引下线,地下打入3m~5m长的镀锌铁管或钢材作接地极。直到现在,我们的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仍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六十年代以前,我国没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人员只能凭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设计避雷针。

1957年北京发生了两大雷击事故:7月6日,明十三陵长陵陵恩殿遭受雷击劈掉西部吻兽,避裂两根直径1.17m、高14.3m的大楠木柱子,死一人,伤三人;7月8日,中三公园内的一棵大树落雷,感应电流经附近的配电路线传到中山公园音乐堂并引起火灾,烧毁了配电室、舞台和观众厅大顶棚。为此,北京市领导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给北京市重要古建筑和人员众多的影剧院安装避雷装置。这样,从天安门开始,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三大殿,以致天坛祈年殿,颐和园排云殿和十三陵长陵等30多处古建筑以及中山公园音乐堂等重要影剧院都相继安装了避雷装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次采用了避雷带的防雷方式,改变了因照搬苏联计算法而造成某些建筑物上避雷针林立的现象。值得指出的是,天安门安设避雷装置时,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管理处曾邀请我国的著名防雷专家张大琨,王文瑞、徐士珩,杨津基、董振亚、皇甫繁等人共同讨论防雷方案,这在我国建筑物防雷史上是第一次。

河南汇聚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移动访问网址http://m.hnhjfl.com

*计算机访问网址http://hnhjfl.com/

*经理(微信同号):1573710663613103850105
    *固话:0371-61315553 

    小贴士: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请仔细甄别。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以及产品质量!

河南汇聚防雷检测有限公司还供应以下产品:
更多同类产品供应:
最新产品供应: